肇庆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利系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1月12日,全市水利系统工作会议在市水利局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水利系统工作完成情况,全面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树源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水利局领导,各县(市、区)水利局、肇庆高新区农林水利管理中心,水利局各科室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作工作交流。
会议指出: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利系统持续深入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着力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有效推动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和安全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肇庆市扎实推进各项水利工作,亮点突出。
一、水利投资完成及项目谋划成效显著
2022年,全市水利项目共争取上级资金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1.3亿元,全市水利项目共开工建设258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30.26亿元,较2021年增长30.88%,超额完成30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2022年共新开工水利基础设施项目37个,投资规模43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稳步提速的劲头。2022年全市水利系统谋划项目44个,投资规模达234亿元。
二、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有效
面对复杂严峻的水旱灾害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接连打赢多场洪水防御战。启动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2次、Ⅳ级应急响应7次,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处置率达100%。有力应对18轮强降雨和3个台风影响,我市成功抵御2008年以来最强“龙舟水”。水利局获评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2022年三防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三、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投入4.09亿元,高标准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完善32宗农村供水硬件建设,全市农村受益人口达276.64万人,覆盖率达78.49%,较2021年提高6.81%,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满意水。全市有6个水厂、供水站获评为省首批农村供水“粤美水站(厂)”。
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肇庆段)建设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3.44亿元,2022年度完成投资5.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为103%。2022年我市对17座小型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确保了水库安全和春耕用水。中小河流治理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完成治理河长1256公里,2022年度完成治理河长243公里。
五、河湖长制工作持续深化
各级河长巡河19.5万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5625个,全市河流基本消除大面积水上漂浮物。全市注册护河志愿者达4.8万多人,河长领治、社会共治成为常态。全年完成碧道建设40.5公里,封开县万里碧道建设(贺江碧道画廊)获得省下达碧道激励资金1000万元,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夏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成为首批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会议强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水利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六字”的治水思路,紧密结合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以更饱满的精神、更笃定的信念、更扎实的作风,做到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为推动肇庆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水利力量。
会议要求:
全局上下要提前谋划工作,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一线,及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一是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二是积极谋划重大水利工程,助力肇庆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水旱灾害应对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城乡水旱灾害防御水平。
四是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切实维护河湖健康。
五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肇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六是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支撑全市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七是坚持依法治水管水,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八是强化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水利建设领域形势稳定。
九是强化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党建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强化正风肃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