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近年来,怀集县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的建设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健推进,不断完善县域医共体治理架构,强化医共体能力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2022年,怀集县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重新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1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677家村卫生站为成员单位的怀集县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实现“1+19+N”医共体模式。医共体总院实行领导班子结对帮扶挂点联系分院制度,在日常运行、人员管理、内设科室和岗位设置、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个方面统一管理。
一年多来,怀集县通过改善县镇村一体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等方式,全力提升医共体分院综合服务能力,其中投入2487万元完善基层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投入1926万元拓展医共体成员单位信息化建设,投入529万元新建4间PCR实验室。通过实施“千人强基计划”,引进81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县级公立医院公开招聘176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170人,并由县卫健局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签订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引进基层急需或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进一步做大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总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在夯实基层设施及引进人才的同时,医共体总院以属地原则实行临床科室中层干部结对帮扶分院机制,每个科室每月安排专家到分院坐诊、临床带教。2022年,总医院专家下沉基层1026人次,设立联合门诊19间、联合病房5间。通过专家下沉、临床带教,分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县域医共体已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分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22年,怀集县县域内住院率达87.8%,在肇庆市县域排名第一;自2022年5月份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以来,医共体内上转人次同比增长12%;下转人次同比增长42%;医共体分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9.96%、29.31%,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基本形成有序就医格局。